昆明医学院学报杂志
Caj-cd规范获奖期刊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
主管/主办:云南省教委/云南省教委
国内刊号:CN:53-1049/R
国际刊号:ISSN:1003-4706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昆明医学院学报杂志

刊物语言:中文

刊物规格:A4

主管单位:云南省教委

主办单位:云南省教委

创刊时间:1980

出版周期:月刊

国内刊号:53-1049/R

国际刊号:1003-4706

邮发代号:64-82

刊物定价:408.00元/年

出版地:云南

首页>查看文章

卫健委认证的“科普”究竟是何模样?直接套用这份模板,职称评审轻松加10分

时间:2025-10-13 09:35:17

卫健委认证的“科普”究竟是何模样?

直接套用这份模板,职称评审轻松加10分

“科普作品是必须提交的吗?”

“我在朋友圈发布的那篇10w+阅读量的爆文算不算数?”

“抖音上那条播放量高达200万的视频,能不能直接助我升副高职称?”


每年职称评审季来临,相关群里便热闹非凡、乱作一团。大家一边在夜班值守,一边将熬夜精心撰写的“孩子发烧该如何处理”的文章随手发布到公众号,心里还美滋滋地想着:流量有了,评审肯定稳了。


快醒醒吧,卫健委的评委可不是只看热搜榜的。他们要的是作品具备“官方盖章认证”,可不是你半夜灵感迸发、情绪上头的随意创作。


先给出结论:


科普作品虽不是职称评审的必选项,但却堪称“超车利器”——当分数相同时进行PK,别人有科普作品,而你没有,那就只能乖乖排在后面了。


流量大并不意味着就有用,平台选择不对,一切努力都白费。


——


一、先把“户口本”办对——平台不对,作品一律视为“黑户”


✅ 能获得加分的朋友圈(发布平台)是这样的:


省卫健委官网或者公众号


《生命时报》《大众健康报》这类“国字号”或者“省字号”的期刊


省部级科普大赛的获奖证书(注意哦,是“获奖”,可不是“参赛”)


带有出版社ISBN号的科普书籍(电子书号也可以,但淘宝上299元那种可不算)


❌ 以下这些情况,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:


个人公众号、小红书、抖音号,即便有10w+的阅读量或播放量


单位内网、科室PPT、患者群里的讲座


非卫生系统出版的报纸,比如《都市晚报》的健康版


一句话总结:发布作品之前,先问问自己——“这个平台县级以上的卫健委能查到相关信息吗?”如果查不到,那就别浪费夜班后那杯提神的拿铁了。


——


二、作品形式该怎么选?性价比排行榜来啦


科普书籍>视频>图文>音频

科普书籍最能体现专业水准,但创作过程也最为“烧脑”;视频次之,当你剪辑到第30版时,记得吃点护肝片保护下身体。


对于新手小白来说,首选是报纸图文

写800—1200字即可,不用写摘要,也不用标注参考文献,把“三减三健”这样的专业内容,翻译成老妈都能听懂的大白话,就大功告成了。


进阶玩家可以选择制作3分钟短视频

采用竖屏形式,配上字幕,插入15张有趣的梗图,结尾记得加上“xx县疾控中心提示”字样,播放量超过1万就能吹嘘一年了。


——


三、选题可别天马行空,要紧紧抱住“国家题库”


国家刚刚发布了《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方案(2024 - 2027)》,这里面可是自带标准答案的:


近视防控


三减三健


一老一小心理危机


职场人颈椎自救


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:

“娃近视了怎么办”“爸妈有三高问题”“打工人熬夜伤身”——照着这些方向写,评委一看就会觉得:专业对口,没有跑偏,通过!


——


四、交材料的时候,可别只甩一个链接过去


评委要的是完整的“证据链”,可不是你的“自我感觉良好”。打包提交的材料清单如下:

① 报纸:将整版报纸进行扫描,同时在目录页圈出自己的名字

② 视频:提供平台后台的播放量截图,以及带有平台Logo的封面图

③ 讲座:准备讲座通知、现场照片以及观众签到表(PPT留下10页关键内容即可)

④ 奖项:提供证书扫描件以及红头文件

⑤ 图书:提供封面、版权页以及能证明你执笔的“前言”那页内容


一句话总结:要让评委轻轻松松就能复现你的“高光时刻”,别让他还得自己去百度搜索相关信息。


——


五、时间线——可别等到最后一晚才着急


报纸:从投稿到见刊,最快需要45天,慢的话可能要三个月,所以现在就得开始写。


视频:剪辑视频、平台审核以及刷到1万播放量,最少得预留1个月的时间。


出书:申请书号就要2个月,还想当年就用上?那前年就该动笔写了。


——


同一篇稿件,实现多平台“一鱼三吃”的秘籍


先投稿给省市级报纸,拿到纸质的“出生证”(见刊证明);


隔两周,把原文拆分成3条短视频,发布到机构抖音号上;


年底再汇总10篇稿件,加入案例、漫画等内容,凑成一本电子书,申请书号。


一次选题,收获三重业绩,在评审表上能写三行内容,难道不香吗?


——


收尾


升职称就像打游戏闯关,论文是主线任务,科普则是隐藏副本。当别人还在拼命刷“核心”论文的时候,你悄悄把科普进度条拉满,最后榜单一公布:

“咦,同分情况下,怎么他有科普加分?”


别再犹豫了,现在就去把“娃近视”这个话题写成800字的文章,明早轮休的时候,正好可以投稿。


记住:卫健委要的不是你的文采有多好,而是作品要有“官方出生证”。

平台选对了、选题选对了、材料准备齐全了,职称绿灯就会向你热情招手。